• 介绍 首页

    宿主她有了空间后,只想囤物资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37章
      
      “爹娘,放心吧,儿子不会有事的。”
      “但那边条件艰苦,爹娘莫不如回皓月县去?”
      “不,爹一定要跟你一起去,你还如此年幼,爹不放心。”
      “你爹说得没错,你还如此年幼,万没有扔下你一人的道理。”
      杨晓晓:他们莫不是忘了自己的能力和武力……?!
      “行吧,爹娘,咱们三日后就出发。”
      这次杨晓晓被任命为兴王府新任知府。
      兴王府是流放地之一,且天气湿热,夏季气温较高且时间较长,几乎没有冬天,雨水充沛,光,热,水之源丰富,部分地方存在“瘴气”,这使得那地方不仅是流放犯的天地,也限制了人口发展,让众多中原人望而却步。
      一个月后……
      自踏入岭南地区后,天气就逐渐炎热,现在的时间,还是属于春季五月左右的时间,但是在这地区却并没有感受到春季该有得适宜气候。
      又是赶了三日的路程,才远远的看见了兴王府的城墙。
      城墙高耸,远看很是壮观,坚固,走近后发现防御力也很是不错,选用坚固的铁桦木制造而成的城门,并且使用了铁钉,铁条加固,大大增加了坚固性。
      “站住,下车接受检查。”
      “我们家少爷可是……”
      “子墨。”
      杨晓晓乖觉下车。
      城兵撩起车帘打量了一番,又望了望杨晓晓身后的马车队伍。
      马车入城须缴纳一两银的入城费,你这三辆马车,就得三两。
      杨晓晓:???
      不知这入城费是何人所定?
      你管何人所定,要进城就给钱,不进就让开,不要挡路。
      “不需要查看身份文书?”
      “你若是进城,当然需要查看办理登记的了。”
      “不要废话,你到底进还是不进?”
      杨晓晓随即掏出了自己的“告身”同“委任书”。
      守城兵见对面的小孩拿出的东西,即便还未查看,心里也是一跳。
      正常人就一张纸,哪需要这不同的两样?
      当看到那张委任书和身份文书时,更是心里拔凉。
      谁能想到这小小年纪竟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啊。
      随即立即下跪道:“大人,大人,小的有眼不识泰山,冲撞了大人,还望大人恕罪。”
      其余城兵见状,忙跟着下跪,“见过大人。”
      “说吧,这入城费是谁规定的?”
      “这……”
      “来人……”
      “是…是同知大人规定的,跟小人无关啊大人,请大人饶命。”
      杨晓晓摆了摆手。
      看来这地方还有得折腾。
      兴王府衙。
      刚下马车,一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便殷勤上前迎接,“晚生见过堂台。”
      “你就是同知?”
      “正是,晚生许靖,堂台可随意称呼。”
      “听说入城费是你规定的?”
      “本官竟不知,本朝何时有规定入城费须一两银的?”
      “啊……竟有此事?”
      “许是下面的人趁堂知尚未上任,晚生又忙于政务,所以私下做主的,待晚生好好查探一番,再向堂台请罪?”
      这时另一年龄稍长的人也匆匆赶来,“晚生韦达乃本府通判,见过堂台。”
      “不必多礼。”
      扫视了两人一眼,并未回那同知的话语,便带着双亲和下人率先进入府衙。
      待杨晓晓走后,许靖眼里闪过一丝轻蔑,随后也转身进府。
      这兴王府的街道人流稀少,各商铺里的人…寥若晨星,足以可见这兴王府的大致经济。
      不过这府衙内庭修缮还算精美,可不像个没钱的。
      来之前,她就接到通知,说是前任知府突然暴毙,但以她之见,这里面的真实情况……犹未可知。
      整个府衙属于一个三进院,一路从办公的大堂,路过历代知府办公的二堂,再到最后生活起居的后堂。
      思绪渐平,人也站立在了后堂厅堂内。
      “儿子,没想到这府衙看着还不错,不似为父想的那般糟糕。”
      “晓儿,我看那同知,倒不像好相与的,你以后同他处事可得注意着些,小心无差错。”
      “知道了娘。”
      “娘,咱们快去看看房间吧,早点安顿下来,今日也好早些歇息。”
      “全叔,你安排人把府中收拾一番,一应事物打理妥当。”
      “是。”
      最后,杨晓晓住在东边的清幽阁,爹娘则住在了西边的云雾楼。
      全叔是府中的管家,从小跟着杨忠,安排起事来也是面面俱到,很是效率。
      这不,不到一个时辰,饭都吃上了,府中后院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。
      杨晓晓和爹娘吃完晚饭,泡了个舒服的热水澡,就早早歇息了。
      第一天上任,杨晓晓看着堂下各怀心思的众人,她并没有多做什么,而是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,继续沿用了之前的政策和制度,便让各自都去忙了。
      同知:呵,果然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。
      通判:哎……原以为会有什么不同。
      众衙役:“唉,咱们这位知府大人,有没有十五岁啊?”
      “嘿嘿,估计还没开荤呢,毛都还没长齐呢。”
      “你们可小声点吧,我可是听说了,咱们这位新上任的知府大人,别看年龄小,本事可不小,听说年仅十一就曾考上三元及第,以后要是没有意外,可是大有前途的。”
      第196章 科举就算了,还让我娶妻?(10)
      杨晓晓花了三日了解清楚了当地的赋税情况,风俗习惯,等一应事宜。
      夜幕降临。
      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进入了同知的办公厅,将所有资料都收进了空间,仔细查看了番,又原封不动的摆了回去。
      连通判的也没放过。
      天色渐亮才又悄无声息的回了后堂。
      同知身为知府副手,乃是正五品的官职,协助知府掌管着重要的政务,巡捕,粮务,屯田等事务,且前任知府突然暴毙,也是由同知暂时接手的整个府衙所有庶务。
      通判身为正六品的官职,同为知府的副手,主要负责监察州县官使,确保地方官员依法行政,同时参与行政管理。
      但官职要低于同知之下。
      从各个帐册税收,资料上看,这同知是大有问题的,每本账册等资料都记录得过于完美无缺,且从入城费一事所看,这些册子定是他用于掩人耳目的罢了。
      通判……还有待观察。
      但她已没有耐心再继续折腾了,既然知道有问题,就应该快刀斩乱马,她的身边不留有二心之人。
      隔夜,杨晓晓一个神识攻击,就问清楚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      一拳打晕了对面呆滞之人。
      找到了床底的真实账册,和勾结流犯谋杀上任知府的来往书信。
      提起地上的人,一路回到府衙。
      “谁。”
      “我。”
      “大人,您这……”
      杨晓晓一把将手上之人扔在了地上,许同知私收赋税,谋杀一州知府,勾结流犯,将他收押牢房。
      同时书写告谕,张贴衙门外,三日后,我要当着所有兴王府百姓的面提审。
      衙役越听越心惊,额头的汗瞬间涌了出来。
      “还不去?”
      “是……是是。”
      天啊,这是同知大人?
      这兴王府谁人不知,知府换了好几位,可这同知却一直稳坐高台,谁敢得罪。
      这……新来的小知府……
      罢了,神仙打架,可不是他这等凡人所能参与的。
      “什么?许靖被抓入地牢了?”
      “是。”
      韦达沉默片刻,摆了摆手。
      “唉,听说了吗,新上任的知府大人过两日要当庭审理上任知府暴毙还有赋税一事,听说啊,好像是哪同知所为。”
      “真的吗?那我可得好好去看看了,咱这兴王府本就一苦寒之地,历年来的赋税压得人喘不过气……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三日后, 兴王府府衙,审问大堂。
      大堂外人山人海,敲锣开道,惊堂木一响,人群瞬间安静如鸡。
      “带许靖。”
      “黄口小儿,我贵为同知,乃是五品大员,你没有资格无故对我私下审问,你又有何证据证明这些事是我干的?”
      只见许靖疯狂的挣扎的被押解到了大堂中央。
      “证据嘛,马上就有。”
      “子墨。”
      “是。”
      子墨拿着账本,书信,一一展示在了许靖面前。
      后又传递给了在场所有官员乃至百姓一一查看。
      现场一片议论纷纷。
      许靖早在看到那熟悉的账册时就已惊恐万分,神情呆愣。
      “怎会,怎会被发现……”
      “啪——!”
      许靖你还有何话可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