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01章
      
      “三五十份。”
      “那我来帮忙吧。”
      “你不是忙着做灯?”
      “下朝后,带扶苏他们做了几个了,明日再接着做。”
      嬴政稍微盘了一下太子这一日的行程,发现他真是一刻都没闲着,从宫里忙到宫外,什么也没错过。
      “让少府做就是了,都是去岁的灯样。”
      “就是想做点不一样的,才自己亲手做的。”李世民笑笑,“阿母想自己剪裁猫猫的花样贴上去,扶苏想凿冰灯,将闾说要做一个超大的灯树,好几个孩子都去帮忙了,还有想要云朵的、橘子的、霓虹的、葡萄的、螃蟹的……”
      工具应有尽有,空白蒙纸的竹骨灯笼最常见,孩子们只要负责在纸上作画就行了,就算最后只印了个手掌印上去,也有巧手的姊妹帮忙勾勒成山峰或梧桐叶。
      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参加这项活动,哪怕不爱画画的,也可以坐边上吃东西凑热闹。
      “你好似比我都忙。”
      “阿父想要什么灯呢?”李世民却认真问他。
      “我?”嬴政微怔,没有想到还有自己的事。
      “曾祖母和阿母的灯都已经做好了,我空出了足够的时间,来专门做你想要的灯。你想要什么呢?”
      真的很少有人问嬴政想要什么,即便是子楚和赵姬。
      他想了想,竟不知自己想要什么。
      “……六国?”秦王上线,迟疑开口。
      “画个秦灭六国的地图?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?人来人往的……”李世民真的考虑起来了。
      “不,还是算了,不妥当。”嬴政立即自己否决了。
      “那画阿父你钓鱼,被鹤鸟偷吃怎么样?”
      “不可以有我。”
      “那就不画你,只画鹤鸟偷鱼。”
      “莫要画那么肥。”
      “鹤鸟好长的腿,肥不起来的。”
      “最好如此。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但当嬴政收到这灯的时候,还是忍不住疑心,太子是不是把他们认识的那只鹤鸟,画得有点儿……笨?
      到底是画技的问题还是审美的问题,为什么画人没有问题,画其他动物就不大聪明的样子?
      “不是告诉你不许画我吗?”嬴政很淡地指责了一句,淡到蒙毅差点都没听出来是责怪。
      “我没有画出是你。”李世民理直气壮地辩解,指指那灯上的人物部分,“只有钓竿和手,还有一点衣服,谁能猜得出是阿父呢?我甚至都没有画玄色的衣裳。”
      我能猜出来啊。蒙毅暗自嘀咕,这不是明摆着吗?
      这枣树,这河岸,这贪吃的大鸟,这熟悉的木桶,这似曾相识的鱼……就差标上时间地点了。
      嬴政拒绝跟太子争执这么无聊的话题,他们一起去看望华阳太后,后者已经收拾妥当,就等着他们了。
      “祖母还出宫吗?”嬴政不大放心。
      “宫里的景致看多了,还是想见见宫外的烟火气,很有意思。”华阳太后笑道,“你们尽管去玩,我有人陪。”
      芈夫人温婉一笑,要抬手才能摸到太子的兔耳朵,柔声细语:“太后这边有我呢。”
      夜市的街道比去年更热闹了些,如他们答应华阳太后的那样,引入了楚国来的巫祝傩戏。
      楚国从前自诩蛮夷,巫祝文化极其盛行,川泽山林很多,水网纵横,封君们各自为政,好内斗与享乐,也融合了商周的礼制和南方原住民的风俗,形成了一套自己人都搞不明白的各种各样的巫文化。
      神秘,复杂,崇拜火神与太一等神灵,年轻的巫女们羽衣宽大逶迤,面具精美绝伦,且歌且舞,视觉效果华丽至极,听觉也不遑多让。
      灵偃蹇兮姣服,芳菲菲兮满堂。
      “这是在做什么?”扶苏屏息凝神,和哥哥咬耳朵。
      “娱神。”李世民小声回答,“据说能通过歌舞取悦神灵,念诵咒语祷文,请神灵降世,占卜赐福治病驱疫……”
      他下意识看了一眼在观赏表演的华阳太后,在她察觉之前就迅速收回。
      “真的管用吗?”扶苏疑问。
      “若是管用,便不会被打到迁都了。”李世民一句话秒杀了扶苏对楚巫所有的好奇和想象。
      “……也是。”
      楚人临时搭了个不大的祭坛,再大一点,巡防的卫尉就要来拆除了。
      兰草与柏枝燃烧的青烟袅袅腾空,互相纠缠着绕上四周的凤鸟旗帜,随着钟鼓声而震荡。
      这乐声很不寻常,低音如洪钟,高音似裂帛,热烈诡谲,鼓声每次响起,都好像击在了人们心脏上,敲得人心神为之一震。
      巫女们用楚语唱着古调,五彩的羽袖翩然回转,比起人,更像一只只起舞的凤鸟,不知疲倦地振翅而歌。
      兰蕙的香气在烟雾里弥漫,婉转的歌声仿佛能直达天听,轻盈的衣袂斑斓绚丽,在无数灯火的映照中簌簌作响。
      “我当年在寿春,也见过这样的傩舞。”华阳太后痴痴地看着,舍不得移开眼睛,“一转眼,四十年了……”
      李世民握住她的手,把自身暖洋洋的温度转移过去,暗自注意她的脸色,偷偷摸摸地问道:“在唱什么,没太听懂。”
      “‘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……’是《九歌》里的一段,献给东皇太一的祭舞。我以前就很喜欢听这一段,感觉唱起来特别美。”华阳太后笑起来,眼底漾开三月湖水般的柔软波光。
      嬴政对巫女没什么好感,到现在他还对当初逃跑的那个巫女耿耿于怀,但人远遁楚国,总不会送上来让他杀,所以他也只能先记着。
      直到巫女们的表演结束了,蒙恬才松了一口气。
      他真的很担心会不会出幺蛾子,还好没有。
      华阳太后有点走不动了,又舍不得回去,就回马车上坐着,随着马儿慢悠悠的节奏去欣赏这人间,芈夫人上去陪她。
      李世民也想去,被华阳太后赶下来了:“我们说些妇人间的话,你这个小童莫要乱听,陪你父玩去吧。”
      “这个时候我就变成小童了?”催他成亲的时候可不嫌他小。
      大多数东西去年都看过,嬴政没有什么新鲜感了,就缓缓迈步,权当出来陪老人孩子的。
      “豆沙的甑糕,和红枣的不一样,暑现在做了两种口味的。”某只太子转眼就吃上了,还一人送了一份,连蒙家兄弟都有份。
      蒙恬和蒙毅都先拿在手里,没有急着吃。
      “可惜老师不在,他从前最喜欢洗卖的豆腐了,还冒着热气呢。”
      “赤松子只是离开咸阳,你不要说的他好像殁了一样。”嬴政无力吐槽,“上个月不是收到他的信了吗?”
      真正殁了的,李世民反而没有提起,总觉得在这么热闹的氛围里,怀念已故的师长,似乎有点矫情,又怕自己露出痕迹,叫身边的亲人挂心。
      他依然言笑晏晏,不扫任何人的兴致。
      “那边好像有一缕很特别的乐音,阿父听到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听到了。”嬴政对乐律很敏锐,也很喜爱。
      “我们去看看吧。”
      他们徇着乐音觅过去,那铮然激昂的节奏越来越近,如珠玉碎裂迸溅,落在玉盘之上,铿锵激越,很有穿透力。
      “有点像琵琶和筝,但又不是。”李世民猜测。
      “是筑。”嬴政断定。
      “还是阿父厉害。”
      他们驻足在人群外,这曲子却忽然断了,像一本精彩纷呈却偏偏拦腰截断的太监小说,让人抓耳挠腮地想看后续,又忍不住疑惑和愤怒。
      “怎么不击了?”
      “就是啊,哪有曲子奏一半的道理?”
      “还奏不奏了?”
      “我可以付彩头的!”
      “不奏了,诸位请散吧。”那击筑的男子冷漠开口,驱散了人群。
      李世民悄悄地给嬴政使了个眼色,步伐微移,不动声色地警惕起来。
      嬴政没有再前进一步,而是等无关紧要的人散尽,才冷不丁问道:“足下认识荆轲吗?”
      第154章 丧钟:如果真的有黄泉
      “那是谁?”乐师似乎有点惊讶。
      筑并不是罕见的乐器,善于击筑的人天下也不少,但很微妙的,在这一刻,秦王和太子忽然达成了共识。
      此人有问题。
      隔着重重的卫尉,乐师与他们对望,昂着头,没有露出丝毫怯意。
      “蒙恬,查一下此人的符传。无辜则释,若有疑问,交给李斯审理。”嬴政一秒都没有耽搁,径直下令,拉着太子就走。
      “唯。”蒙恬心中一凛,连忙答应。
      “他的筑击得确实很妙。”太子小声。
      “嗯。”
      “会不会是化名的高渐离呢?”
      “很快就知道了。”
      “李斯师兄又要正月十五忙碌不休了。”
      “不然留他作何?”嬴政不咸不淡地反问,仿佛对某些事耿耿于怀,但落到实处,终究也谈不上迁怒,不过是合理利用好用的臣子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