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六零年代好日子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112节
      头胎儿子的说要个闺女,
      反正有各种理由。
      “早点回去也好,文文就拜托你了。”秦桂香还是不放心,叮嘱了珍珍一句。
      “文文在我这儿你还不放心啊,就是爸妈要你俩多操心点,
      他们年纪大了,身边不能离开人,最好是大哥和二哥轮流去陪着住。”
      秦桂香面露难色,望着韩老大。
      韩老大说道:“养爹娘是应该的,不过爹娘也不是我一个人的,具体怎么个章程,要不要把你三哥四哥都喊回来谈一谈。”
      “哥,一家人说话不用那么见外。”珍珍不用想就知道,无非就是钱的问题,大哥在煤矿上是正式工有退休工资,大嫂没有,现在还有个小女儿乐乐在上学,确实手头比较紧,另外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就容易扯皮,生怕自己活干的多吃亏了。
      “这样吧,爸妈的养老我们兄妹五个平摊,但我和三哥四哥都在外地,确实不方便经常回来。
      那我们三就出钱,大哥你和二哥在村上,就出力,你看怎么样。”
      “行。”秦桂香都没等韩老大出声就应了下来,公公和婆婆两个人别看年纪大,
      实际上身体还算硬朗,生活可以自理,自家做饭的时候多做点就够他俩吃的了,还真不费事。
      就这样简单商量了下,晚上的时候兄弟俩轮流陪着老人住,吃饭也是哥俩商量好了来送,
      省得老两口烧饭洗衣,
      其他兄妹三人每人每月给50块钱,以后生老病死的钱另外算,这只是生活费。
      韩铁柱闲时会去看看别人搓麻将,
      王红芬喜欢坐在村里小卖部墙根处,和几个老太太唠嗑,
      知道老两口在村上住着自在,珍珍也就没强求他们去北京,
      准备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回北京去。
      建国开单位的吉普车来送的小姑,送完小姑回去的路上,
      建国老婆坐在副驾驶默默流泪。
      “你要是舍不得就别给小姑养了,我找找人办个二胎的罚款。”
      建国老婆心里不得劲着,听这话就刺他:“要交几百块的罚款的,关键这钱交了,我两的工作也没了。”
      “这不是看小姑有门路吗,给她带去上个户口,以后也好上学。”建国边开车边挠额头,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养,他心里也不得劲。
      这个孩子生的不容易,跟做贼一样,
      要先算好了日子同房,出了夏天时怀孕,冬天的时候正好显怀时,老婆穿上厚厚的军大衣,还把自己吃的白白胖胖的,
      怀到六个月的时候让亲戚给自己开了生病的假条,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偷偷生了红红,生完不敢喂奶一直吃的奶粉。
      就这么偷偷养在乡下一直没上户口。
      要上户口就得交罚款,罚款好弄,手里攒了点钱,大不了跟亲戚借借,
      可是工作不能丢啊,丢了工作怎么吃饭啊。
      建国老婆又说:“咱们是没办法,你说小叔子怎么也把他家的儿子送过来了。”
      建设当初上的工农兵大学,回来后在政府部门当个小干事,
      不敢生二胎,那边管的更严。
      生了个儿子,比红红还大两岁,不过建设这人死精死精的,头胎的时候偷偷生的,没多久又怀的二胎,最后说生的双胞胎,一个在肚子里营养好点,所以个头高点。
      有人只会在背后嘀咕两句,可没有证据没办法举报他。
      建国没回他话,因为他也不知道建设两口子脑子抽什么风,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了,还作什么妖。
      想了半天又说:“可能他俩也想再生一个。”
      建国老婆摇头:“我过年见到她的时候她还说要去结扎不生了,他俩都是正式工,生了工作都丢了。”
      吉普车里两人都有些心乱如麻不想说话,沉默着回了家。
      珍珍现在住在大学的教师家属楼里,
      因为还没结婚,分给她的房子只有六十多平,
      肯定是住不下接来的几个孩子,
      她准备搬去四合院住。
      在二环内的四合院暂时只有一个三进的和一个一进的,
      一进的就是家在西北的陈大爷的房子
      房子不大,
      但是在东西走向的胡同北侧,正宗的坐北朝南好风水。
      另外一千四百多平米的三进四合院,有三十多间房,
      这套四合院保存比较完好,
      不像大杂院那样被改建的面目全非。
      唯一的缺点是坐西朝东方向的,不朝南。
      不过地方大这一优点足够掩盖这一小小的缺点了。
      到了北京,她先带着孩子们去了趟学校家属院。
      “咦,韩老师,怎么带这么多孩子?”
      “都是我亲戚家的,以后跟着我在北京上学。”珍珍笑着和打招呼的秦老师妈妈说话,
      秦老师家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。
      “那住在哪儿啊,这么多人的?”
      “我在胡同里有个小院子。”珍珍把那个一进小院子的地址说给了她听。
      秦妈妈说:“那地方好,离小学中学都很近。”
      “是啊。”珍珍笑容满面地带着孩子们搬了些物品回了大院子。
      现在是八零年代后期,什么物资基本都有,
      只要有钱就行。
      “进来吧。”珍珍打开斑驳的大门。
      几个孩子一溜地进了门。
      “哇!”几人惊叹不已,房子虽旧,可依然能分辨出,几十年前的辉煌和繁华。
      这个三进的院子的格局不是常规的横着三进,而是竖着长条形的三个院子排了一排,
      在一进院子里靠墙有棵十几米高的绒花树,怕有百年了,
      一进院子被它覆盖了一半,
      二进院子是主院,三间正屋,正屋两侧各有一间略小些的耳房,
      东西厢房各三间,
      房前都做了游廊。
      三进院子里正屋就两间,厢房和二进一样多,但院子比二进还大些,这进院子珍珍打算开个侧门,以后好停汽车。
      “好大啊。”大孩子们几进院子里跑了个遍,院子的地砖缝里生了好高的杂草,
      珍珍怕有蛇,制止了他们去探险的心:“别跑了,先把这边的屋子给收拾下。”
      房屋买到手后,珍珍就把里面为数不多的家具收了起来,
      门窗也都换了最新的,现在只要收拾好了床铺就能休息。
      她在隔壁屋里放了一堆的被子,洗漱的盆,
      厨房里有大灶,她生了火起来,换了口新锅上去,另外又点了一个煤球炉子,
      也不干嘛,就是烧点水等下洗漱用。
      “人呢!”珍珍在院子里大喊一声,从各个角落跑来五个孩子。
      珍珍给三个大孩子每人发了个塑料盆:“去把屋子里擦一擦,然后被子铺铺好。”
      一进院子里各个房间空荡荡,她简单收拾了两间屋子出来,一间男孩一间女孩,
      男孩那屋是建设家的小子韩栋梁一个人住,带回来的5个孩子只有这个是男娃。
      女孩屋里放了两张床,珊瑚表姐家的雀儿还小,跟着燕燕一张床。
      自己带着喜儿家的文文和建国家的红红在一张床上睡。
      半夜的时候,珍珍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旁边小声喊她,
      就见一个黑影站在床头,
      “啊!”
      珍珍吓得在心里尖叫。
      “小姑。”
      8岁的栋梁抱着枕头又喊了声,
      珍珍的心脏咚咚跳个不停,没好气问他干嘛。
      “我害怕。”栋梁不好意思地说。
      珍珍懒得下床把灯打开。
      无奈把文文和红红往床中间挪了挪,让他睡到床的最里面,还好这张床是两米大的,挤挤够睡。
      第二天一大早,珍珍是被一阵湿漉漉地感觉浇醒的,
      文文尿床了,红红6岁了还好,不过看她在床上那弓起的身子知道她也快憋不住了,忙喊醒了几个孩子,让她们各自去方便。
      珍珍换了身衣服,然后出门打开沿街的大门,在门口站了站,
      不到两分钟就有路过的老太太跟珍珍搭话:“咦,这房子是你买的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