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
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换上了新衣服,妇女们也戴上漂亮的首饰。
在众人的见证下,由安今和拓跋凛一起点燃火种。
萨满开始吟唱祭火词,雪翎穿着洁白胡裙,在神鼓上跳起了神圣的祭舞。
安今静静感受这个民族的文化,然后在游记里写道:腊月二十三,是胡人祭火神的日子,他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,还有美丽的神女跳舞为部落祈福。
祭火节过后,正是草原被冰雪覆盖时候,也是万里草原进入最冷清,最寂寞的时节。
今年这个冬季,比以往更冷,再这样牛羊都会冻死的,他们不得不往南迁。
在搬迁的路上,大家的心情都是沉重。
寒冷,饥饿,恐慌压迫着每个人。
少年走在最前面,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,大部分人骑着马,小一点的孩子骑着温驯的驯鹿,小脸被冻得通红,顶着寒风走得很慢。
这是安今第一次体会胡人的搬迁,心里不由也沉甸甸的。
要不是这小半年来,经常陪着少年跑来跑去,她可能也受不了这种艰苦的环境。
在风雪稍停时,大家点起了篝火,围着一起跳舞。
女人们手拉手站在内圈跳,男人站在外圈跳,男声低沉而富有磁性,与女人们的歌声相互呼应。
欢乐的歌声,震碎了凌厉的寒风。
安今被拉住和她们一起跳,无法描绘心中的震撼和触动。
他们居住在寒风凛冽的北地,也生长着的不屈乐观的民族精神。
此时此景,不知为何安今又想到了达赉诺尔湖旁的那片黑土地。
不知道走了多久,他们抵达了南边一点草原,这里草原上只覆盖了一层层薄雪,河流也没有被冻住,离中原的领地也很近。
他们在这里渡过了寒冷的冬季。
等到了春日,安今跟着拓跋凛一起寻找宜居的草场,在边境发现了许多流窜的灾民,甚至还进入了草原的领地。
三国战乱愈发频繁,想必他们也是为了躲避战乱,才逃到这来的。
安今看到他们,就知道两族的转机来了。
确认除了大周王室,没有人见过琼华的脸后,她主动接近了这些人,“你们都是从哪过来的?”
或许安今中原人的相貌,这些人对她并不设防,“我们都是大周的子民,后来变成了魏国,现在魏国又被齐国和大周给灭了,我们才逃了过来。”
安今微诧,也没想到魏国那么快就被灭了。
这些周民看着她,然后又看了眼她身边的胡人少年,有些害怕道:“你是被他们抓过来的吗?胡人是不是吃人?”
他们知道胡人天性凶残,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,也不敢来到这里。
拓跋凛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是感受他们打量的视线,不免微微皱了下眉头。
“不是,我自幼被遗弃,是在部落里长大的。”
几个周民神情古怪,像是没想到胡人会那么好心。
但也有人喜悦道:“我们是同族,你能不能叫他们也收留我们?”
安今状似为难,“你们必须要为部落做贡献才能留下。”
之后安今又用胡语劝拓跋凛收留这些难民,拓跋凛自然是没什么意见,这些人对他来说也都是劳动力。
就这样这些人在部落留了下来。
男人身体健硕要跟着一起游猎,文弱的留在部落牧羊,女人有的选择嫁给部落里的男人,而有些会跟着妇人们做一些缝衣和挤奶的工作。
和商人换东西的任务也都交给了这些中原人,他们总能用最少的皮张换来更多的物资。
因为之前拓跋凛开祭坛的一番话,没有人会针对这些中原人。
然后安今在游记里大肆渲染,在三国战乱时,胡人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周民,他们靠劳作获得了食物和同等的尊重,致力于把草原塑造成了一个桃花源。
当然一本游记的作用是有限的。
等日后大周一统,天下安稳,这些周民肯定还会回到中原。
届时是她游记进入中原最好的时机,而这些周民的经历也是这本游记最好的佐证。
春去秋来,安今也在部落了一年多了。
在水草丰美的秋季,迎来了一个喜讯。
暮色漫过草尖,橘红色的色调覆盖在辽阔的草原。
拓跋凛带着游猎的队伍,慢慢往部落赶。
他渐渐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,面部轮廓变得愈发硬朗分明,眉宇间也多了些沉稳。
原本在草原上牧羊的族人,看到他时,发出了善意的调笑,“王,你要当阿耶了。”
第179章 第179章和亲公主X半路截胡的草原……
什么阿耶?
拓跋凛一愣,竟半天没有反应过来。
忽然想到什么,他猛地翻身下马。
那边安今正在萨满的毡包里,认真地听着萨满和她说一些孕期注意事项。
兽皮帘被掀开的瞬间,带着草原气息的风卷着夕阳余晖扑进来。
“其其格。”
毡包里的人看到这拓跋凛副急匆匆的样子,心照不宣的笑了,“看来已经有人把好消息告诉凛了。”
拓跋凛没管其他人,直直地走到安今面前,一瞬不瞬地盯着她,那双淡碧色的眼睛写满了紧张和期待,“其其格,是真的吗?我要当阿耶了?”
安今眸光温柔,“是呀,我们的孩子已经一个多月了。”
她话落还没多久,整个人被他猛地托起。
拓跋凛激动地抱着她转圈,脸上笑容格外灿烂,“太好了,我要当阿耶了我要当阿耶了。”
安今被他转得头晕,而且还在那么多人面前,她不好意思地锤了他一下,“快放我下来。”
见此,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两人之间的甜蜜和幸福。
而雪翎埋藏在心底的最后一丝不甘也消散了。
萨满看着这些年轻鲜活的孩子玩闹,面上挂着淡淡的笑意,“凛,你的阏氏现在有孕,很脆弱,以后不要那么冒失了。”
拓跋凛的笑容收敛,心虚地摸了摸鼻子,“萨满放心,我会好好照顾其其格的。”
随后萨满望着安今纤细的身子,细心叮嘱,“你和孩子现在都很健康,不过我们胡人一向身形高大,这孩子要随凛的话,你生产时可能会吃些苦头,日后你每天到祭坛下祈福一刻钟吧,天神会庇佑你和孩子的。”
安今颔首,“我知道了,萨满。”
这下拓跋凛面上笑意彻底消失,握着安今的手微紧。
直到两人回到自己的毡包时,他还一副神色凝重的样子,半点瞧不出他之前还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。
安今伸手戳了戳他的脸,“凛,你怎么突然不开心了?”
“我……”拓跋凛握着她的手,向来无所畏惧的面上多了几分彷徨和不安,“我害怕,我见过很多在搬迁路上出事的产妇和孩子。”
迁徙的路上很艰苦,月份大的孕妇跟着部队走,很容易早产,然而大多只能在路上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。
即便安全生了孩子,在冬季降生的新生儿也是很难存活下去的。
安今柔声安抚,“放心吧,这个孩子来得时间很好,她会出生在夏季。”
她用手指扯着他的嘴角上扬,笑盈盈道:“好了,不要不开心了,要不然孩子还以为你这个阿耶不喜欢她呢?”
“没有不喜欢。”
拓跋凛俯身,虔诚地吻了一下她尚且平坦的小腹,郑重道:“其其格和孩子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,我会倾尽一切保护你和孩子的。”
安今相信他,在原剧情里,但凡拓跋凛还活着,原剧情的悲剧也不会发生。
周王和周太后以为杀了他就洗清了琼华的污点,却不知道他们也斩断了两族和平的纽带。
所以后来他们的女儿带着胡人攻入镐京,他们也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或许一切都是因果。
由于安今怀孕了,拓跋凛没有再去游猎,而是经常陪着她。
然后两人一起去祭坛,为他们的孩子祈福。
巨大的青铜鼎立在那里,里面燃烧的松柏枝向天空飘起缕缕烟雾,挂着的经幡随风飘动。
拓跋凛跪在下面,仰头望着天空,双手合十,“天神在上,愿你庇佑我的阏氏平安生子。”
六岁的干旱年让他失去了家,二十岁秋季,他有了妻子,有了孩子,为自己重新组建了一个家。
所以请让他得来不易的幸福延续下去吧,如果必须有意外,那请将一切痛苦转移到他身上。
安今望着他虔诚的侧颜,同样望向了碧空如洗的天空。
或许并非他们族人,她的信仰并不纯粹。
但真有神灵,她希望天神能庇佑他们的女儿,这一世能在父母的呵护下,无忧无虑地成长。
有了孩子,安今也不能再骑马,也不能再陪着拓跋凛东跑西跑,而他便会拉着她的手在草原上闲逛。